一项在北京等地进行的年龄小于40岁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最新调查显示,发病年龄最小的为16岁,高分布人群在20岁到30岁之间。在突发性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中,40岁以下者已达到了13%。这是记者从本市昨天召开的心血管病急救与社区论坛上获悉的。
近几年,不断有商界精英、教授学者猝然辞世,他们的年龄大都在35—60岁之间。“除年龄、心脏病家族史、性别和种族等‘不可控’的因素外,心血管疾病的‘可控’高危因素非但没有被控制,更多的人还多项危险因素同时并存。”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水祥说:“目前我国高胆固醇的知晓率不到10%,而确诊为胆固醇偏高者的治疗率、控制率也只有14%至18%和9%至11%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如得不到有效治疗,将有一半人可能死于心肌梗死。”
“建立一个从大医院到社区医院到危险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网络,能有效遏制该病陡升和年轻化趋势。”杨主任告诉记者:“该模式是以大医院为中心,以社区为基础,每家医院负责5-6个社区,指导社区医院进行工作,每个社区医院具体负责该社区内人群的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吸烟、超重、肥胖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长期干预、追踪、随访观察。同时,帮助人们转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指导人们服用能够改善预后的药物。”
杨主任表示,早发现、早转送、早诊治是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。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要特别注意,一旦出现持续20分钟以上的胸痛、胸部压迫感,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,马上含服硝酸甘油,如还不能缓解,要立刻送入医院治疗。